2022-11-22 14:00:25
鲁迅研究的生命力:上海鲁迅纪念馆派员参加中国鲁迅研究会 2022 年会暨“鲁迅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范式推进”国际学术研讨会
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取得了巨大成果并形成了多元的阐释架构,但学科细化也带来了“碎片化”的倾向,鲁迅研究面临着巨大机遇和新的挑战,我们需要面对21世纪的时代课题,及时回顾学术研究的历史并努力推进范式的更新与重构,努力开拓鲁迅研究的新方法、新视野。
为此,2022年11月5日至6日,由中国鲁迅研究会主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中国鲁迅研究会 2022 年会暨“鲁迅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范式推进”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聚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会场和腾讯会议云端,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180名学者和博士生,以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6位著名专家,共同就鲁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鲁迅的思想文学精神以及世界影响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广泛的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董炳月,学会常务副会长黄乔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学会副会长赵京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学会原会长孙郁,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张旭东,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小川利康等海内外学者嘉宾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同时吸引了大量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高峰时期线上线下参会人员超过420人,成为了一次“史上规模最大”的鲁迅研究年会,再一次证明鲁迅文学的强大生命力。
线上及线下会议
研讨会共设四个大会发言板块和八个分会场,分别围绕鲁迅研究的历史与问题、海外鲁迅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东亚鲁迅传播的思想史意义、21世纪鲁迅研究的方法论建构、鲁迅本体研究与世界影响等六大议题进行全方位的讨论。会议还设了青年学者、博士、中学老师三个专场,是为本次会议亮点。
来自上海高校及鲁迅研究机构的多位专家出席此次年会,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张业松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锡荣教授、张全之教授、符杰祥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杨剑龙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刘云副教授和上海鲁迅纪念馆李浩、乔丽华、施晓燕三位研究馆员均发表了研究成果,并在本次大会进行了主持会议、讲述论文、出席理事会议等多类事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学会副会长赵京华在理事会上发言
上海鲁迅纪念馆三位研究员近年来深耕细作,在鲁迅研究领域孜孜不倦,取得了诸多重要的发现和成果。
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李浩主持分会场会议并发言
副馆长、研究馆员李浩作为会议主持人,主持了第二分会场“鲁迅生平、思想研究”和第四场大会发言,并在第五分会场“鲁迅周边及传播研究”讲述了论文《〈小约翰〉译文手稿及其他》,认为呈现于鲁迅译文中的并非全然的“晦涩难懂”,是部分读者有碍于现代思维结构和对古典汉语的理解不足或拒绝所致,鲁迅这种文化实践并非要使白话文成为替代文言文的庙堂之语,而是最终要将之交给大众的,以使中国现代文化能够走向坦途。该文着眼从文本出发破除世人对鲁迅翻译的刻板印象,还从中观察到鲁迅“知识大众化”计划的雄心壮志,进而让人领悟鲁迅为中国现代文化所作的努力和不世之功。
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室副主任、研究馆员 乔丽华
研究室副主任、研究馆员乔丽华,在第四分会场“东亚鲁迅、周氏兄弟研究”讲述了论文《周氏兄弟与商务印书馆“说部丛书”—兼论兄弟合译与鲁迅的“隐身”》,通过考察周氏兄弟早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两部翻译小说,指出了“周逴”应该是周氏兄弟合用的笔名,揭示了鲁迅在兄弟合译中的“隐身”,认为迄今为止仅有少部分译作被纳入鲁迅研究视野之中,这与鲁迅弃医从文后在东京从事文艺运动所取得的业绩是不相符的。该文对长期以来关于鲁迅在东京甚至“十年沉默”时期的论述进行了反思,为今后重新编辑鲁迅的译文集提供了理论依据。
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馆员 施晓燕
研究馆员施晓燕,在第二分会场“鲁迅生平、思想研究”讲述了论文《鲁迅居沪期间生病考》,将鲁迅居沪期间的患病情况及医治做了一个梳理,重点考察了1936年鲁迅重病离世的过程,得出鲁迅逝世是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该文是作者鲁迅日常生活史研究的一部分,展示了饮食习惯、身体状况与个人事业之间的交互作用,为研究鲁迅创作提供另外一种可能性。
以上三位研究馆员的学术汇报,分别从译文本体、周氏兄弟关系、日常史等领域为鲁迅研究提供了新视野,提出了鲁迅研究的新路径。
施晓燕作为中国鲁迅研究会成员,还出席了11月6日的中国鲁迅研究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对鲁迅青年学术奖项的议题提供了看法。
此次国际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对推动21世纪鲁迅研究的纵深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们共同期待鲁迅研究的方法论创新和范式重构在未来得到进一步深入探索,促进鲁迅研究发展,使鲁迅的思想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持续焕发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