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鲁迅纪念馆 网站无障碍 关于我们

首页   》   临展 | 公告


上鲁展讯 | 想象与真实——十九世纪欧洲铜版画中的晚清帝国

2022-07-14 11:53:13


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促进馆际合作交流和文化传播,2022年3月8日,由上海鲁迅纪念馆与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想象与真实——十九世纪欧洲铜版画中的晚清帝国”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奔流艺苑”专题展厅展出,展览延期至7月10日结束。

展览精选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所藏1843年出版的托马斯·阿罗姆铜版画集《中国:那个古代帝国的风景、建筑和社会风俗》中的铜版画90件,与我馆馆藏鲁迅相关欧洲铜版画书籍9本一起展出。通过这些层次丰富、线条细腻、轮廓清晰的铜版画,观众可以领略到欧洲铜版画精准细腻的技法、疏密有致的构图,从而对版画艺术有进一步地了解。

1.jpg

北京圆明园正大光明殿

 

2.jpg

中国长城

3.jpg

中国北京西直门

 

4.jpg

五月端午龙舟会

 

5.jpg

定海妈祖庙祭坛

 

1657770704161773.jpg

古运河上的中国渔民用鱼鹰捕鱼省时省力

 

1657770709138422.jpg

瓜岛水车

 

版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因其内容表现的强烈感染力备受鲁迅推崇。鲁迅费尽心力收集了欧洲和日本等国的版画作品,并将珂勒惠支、梅斐尔德等欧洲优秀版画家的作品推介至中国,他认为这些欧洲版画家的作品“是很值得美术学生和爱好美术者的研究的”,由此推动了新兴木刻运动在当时中国的蓬勃发展。举办这次展览也是对鲁迅大力提倡新兴木刻运动的一种回顾与传承。

1657770713343310.jpg

《牺牲》/ 凯绥·珂勒惠支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1657770717168709.jpg

《劳动者》/ 梅菲尔德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1657770739300865.jpg

《小红旗》/ 梅菲尔德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本次展览中的铜版画,不同于木刻版画,是用金属材料(一般是铜)制版印刷的版画。制版时,作者用金属刻刀雕刻或酸性液体腐蚀等手段把铜板版面刻出所需图样。印刷时,先用油墨涂布版面,使所有凹线都填满油墨,揩去凹线以外的油墨后置于铜版机上压印,纸受压后将凹线内油墨吸附随后形成凸起的线条。由于凹线有粗细、深浅、疏密,所附油墨多少不一,因此铜版画层次更丰富,基调变化也更复杂,可以表现出非常细腻的画面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为配合本次展览,我馆配套展出了9本馆藏鲁迅相关欧洲铜版画书籍,其中就包括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的铜版画作品。多雷是19世纪法国著名版画家、雕刻家和插图作家,他为《拉伯雷文集》《圣经》《神曲》等做过铜版画插图,鲁迅也曾经关注过多雷的插图。此次配套展出上海鲁迅纪念馆的9件藏品也是对多雷的铜版画插图的集中展示。

 

1657770745828492.jpg

《神曲》/ 古斯塔夫·多雷

 

1657770750590303.jpg

《堂吉诃德》/ 古斯塔夫·多雷



侧栏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