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4 10:32:40
上海鲁迅纪念馆举办“清风徐来——江南文化扇面展”
为迎接元旦佳节,弘扬江南文化,由上海鲁迅纪念馆联袂青浦博物馆、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清风徐来——江南文化扇面展”,于2021年12月11日至2022年1月9日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奔流艺苑专题展厅举办。
图1
中国扇文化源远流长,其制作精美,形制或团扇或折扇,扇面或绢或纸,扇骨或竹或木或象牙;其题材广泛,曲溪流水,峰峦叠石,村舍楼阁,名花异草,稀鸟珍禽,正草隶篆……雅趣横生,情致盎然。扇与中国书法、绘画一经结合,成为一种特殊的书画形式,便彰显出强烈的艺术感。
此次展览精选清代以来江南地区的文人扇面41件,包括青浦博物馆藏扇面如旭林、郭尚先、刘德六、孙楷等诸家名作,以及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收藏的团扇面如任伯年、吴昌硕、虚谷等海上画派名家作品。这些作品既是清代、民国时期江南地区文人书画的一个缩影,又从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多个角度透视出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带给观众传统艺术之美的享受。
图2
图3
图4
图5
重点展品介绍:
图6:清风徐来折扇面 孙楷
孙楷,字子书,清末仁和(杭州)人。客居上海,工墨竹,扫叶劲利,章法简净,偶作花鸟。此画作于丙申年,即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署款:“清风徐来。丙申夏四月,捷三姻世兄大人雅正,子书孙楷写。” 钤“孙楷”朱文印、“子书”白文印。(青浦博物馆藏)
图7:紫绶金章图折扇面 刘德六
刘德六(1806—1875),字子和,别号红黎馆主,江苏吴江人,清代画家。为陆恢师、吴湖帆太老师,生平狷介自好,居垂虹亭畔红梨花馆。或对花写照,或即物取形,各具生动之趣。翎毛、草虫、果蔬并臻其胜。与张熊、王秋言齐名。此扇面作于庚午年,即清同治九年(1870年)。
署款:“紫绶金章。庚午春日为畹香都转姻兄大人正,子和刘德六。” 钤“德六之印”白文印、“子和”朱文印、“六十有七”白文印。(青浦博物馆藏)
图8:墨梅图折扇面 旭林
旭林,清僧,俗姓郑,释名实旃,又名续旃。青浦朱家角圆津禅院第七代住持,善书画,犹善写竹。
署款:“抚冬心老人画意,为秉之仁兄大人雅正,旭林郑照初。” 钤“旭林”朱文印。(青浦博物馆藏)
图9:蜀葵凤仙图团扇面 任颐
蜀葵凤仙图团扇面,作于同治癸酉年(1873年),是任颐(字伯年)较早年花鸟作品风格。有一种细腻柔秀的意趣。
款字书法出以楷书,笔法起收都有顿笔,出锋尖利,结体扁方。是任颐同治年间书法特点,与其画风一致。(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藏)
图10: 蒙泉笔意图团扇面 吴昌硕
吴昌硕此幅紫藤画作于癸卯年(1903年),是其六十岁作品,由笔调设色及题款行书都可见清秀润丽的风格,不同于七十以后苍茫老辣的画风。此幅题称:“擬奚蒙泉設色……。”,奚蒙泉即奚岡,花卉师恽寿平。吴昌硕此图更见疏秀简率,洒脱超逸且富金石味。其画藤如龙蛇,画笔参以行草篆籀书意,意气风发,甚有气势。(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藏)
图11:馨兰芝寿图团扇面 虚谷
图12:芝兰同芳图团扇面 虚谷
馨兰芝寿图、芝兰同芳图题材相同,都以灵芝、兰花入画。前图兰蕊出以双勾,用笔轻灵松秀,看似不甚经意,实则匠心独具,一反传统的细笔勾描,而出以提顿微颤的线条。后图以粉白没骨点染花茎花蕊,素雅高洁,不染一尘,后以双勾撇描秀叶,尤见修颀飘逸,潇洒有致。两幅画灵芝笔法基本相同,都以侧锋淡墨画芝柄,转折方劲,如写竹竿之法,以上下两条线勾勒出芝伞轮廓,下线平直而较厚,上线呈弧状,中以朱磦一笔敷染,复以中锋出以几条竖长线条,笔调简练概括而灵芝仙气已得。(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