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鲁迅纪念馆 网站无障碍 关于我们

首页   》   临展 | 公告


专题展《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 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幕

2017-01-22 18:57:47


专题展《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

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幕

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举办的《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展览于2016年12月6日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奔流艺苑”开幕。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号实庵,安徽安庆人。早年投身民主革命,对于打开皖省闭塞风气,推动本省的辛亥革命做出卓越贡献。辛亥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在苦闷彷徨中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1915年9月,他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向传统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战的新文化运动,最先吹响了思想启蒙的号角,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与李大钊一起,积极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作,并担任一大到五大的中共主要领导人。

展览展出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藏珍贵文物、历史照片,汇聚了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主阵地《新青年》上的重要篇章及刊物主要卷号。展览展出了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时期手书批示;陈独秀与《新青年》同人间讨论文学革命、推行白话文与标点符号等内容的来往书信;陈独秀等《新青年》同人的手稿、日记记载等;各地新青年读者给北京《新青年》编辑部的投稿信件,以及陈独秀重要学术思想著作等展品,突出展示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创建和早期活动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从创办《新青年》开始,陈独秀一生主要时光在上海度过。上海是他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革命的战斗场所,其革命生涯最辉煌的业绩在上海实现。此次展览展出图片、实物各百余张(件),实物展品中的32件为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藏原件文物,有《新青年》“易卜生号”、“戏剧改良号”、“马克思主义号”、“劳动节纪念号”、“列宁号”等专号,陈独秀邀请讨论大学课程致钱玄同函,张黄致陈独秀函等,相信会成为本次展览的一个看点与亮点。

此次也是北京与上海两家鲁迅博物馆、纪念馆再度合作,为配合展览,本次精选的馆藏文物特别选取了1920年8月13日,陈独秀关于《风波》发表事致鲁迅(豫才)、周作人(启明)的信。此信映证着陈独秀对鲁迅创作的鼓励与重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受陈独秀反孔非儒的思想革命影响,也“遵奉革命前驱者的将令”,满怀热情,从沉寂走向“呐喊”。

 “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陈独秀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精神,坚持真理与不畏强权的民族气节,是本次展览要传递给广大观众朋友们的。我们也希望通过展览推动陈独秀研究深入发展。

展览展出至2017年1月6日。

重点展品:

1.

1485082375920159.png

1902年冬,陈独秀等在日本发起成立青年会,前排左4为陈独秀。

2.

          1485082375228476.jpg     1485082375625755.jpg

《青年杂志》创刊号。担任出版发行的上海群益书社别具匠心制作两个版本,不过区别仅在于封底、文内广告不同,封面设计基本相同,只是一版的中部印有青年偶像美国企业家、慈善家卡内基(Andrew Carnegie,1835—1919)的肖像有胡子,另一版则无胡子。

3.

                1485082375870719.jpg

   1918年6月,北大文科哲学门第二届毕业生合影。前排左起:4马叙伦、5蔡元培、6陈独秀、7梁漱溟,二排左4冯友兰。

4.

              1485082376928554.jpg    

五四时期陈独秀赠送给日本民主主义运动的旗手、东京大学教授吉野作造的亲笔签名照。

5.

1485082375582005.jpg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第七卷第六号出版《劳动节纪念号》。孙中山、蔡元培等名人为刊物题字,刊登了李大钊撰写的《五一运动史》和陈独秀撰写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并用三十余幅反映工人劳动状况的照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生存现状。这是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

 

6.

1485082376862997.png

1935年陈独秀在狱中为刘海粟题写的条幅。

7.

1485082376136233.jpg 1485082376914652.jpg

陈独秀关于《风波》发表事致鲁迅(豫才)、周作人(启明)的信。

8.

1485082375806210.jpg

1921年1月,鲁迅针对胡适提出的解决《新青年》同人争论问题三个办法致胡适的信。



侧栏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