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5 11:13:54
《新文化运动急先锋—钱玄同文物展》在上海开幕
2015年8月11日至9月10日,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举办的《新文化运动急先锋—钱玄同文物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奔流艺苑展出。
展览分为“章门弟子,志切复古”、“文学革命,冲决网罗”、“国语先行,化古用今”、“师友切磋,文采风流”四大专题,共展出81件文物,其中有3件是国家一级文物。展品有日记、照片、信札、书法、学术文稿、书刊等。除了钱玄同本人外,还有章太炎、鲁迅、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兼士、沈尹默、朱希祖、吴稚晖等名人的书法、信札,观众可从中领略中国近现代大思潮中那些文化巨匠的风范和心迹。
1915年,《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在上海创办,新文化运动随之渐渐兴起,钱玄同(1887-1939)是新文化运动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新青年》的重要作者及编辑,钱玄同大力鼓吹白话文,主张文言一致,反对用典,提倡注音字母、书写横排标点,并以最不妥协的态度反对纲常名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在钱玄同等一批新文化运动先锋的努力下,大众的读写能力得到极大地普及和提高,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文字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那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钱玄同与鲁迅相识于日本,共同师从章太炎学习文字音韵学,共同投身新文化运动,成为其中的代表人物。1918年2月已成为《新青年》编辑的钱玄同向鲁迅约稿,在钱玄同的不断催促下,鲁迅创作出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终成一代文学巨匠。从这个角度说,钱玄同是发现鲁迅的“伯乐”。虽然钱、鲁二人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联系渐少,但两人在《新青年》上发表的那些文章却如苍穹星辰,永久地闪耀着光芒。